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江阴市人民医院:以点带面百舸争流
来源:欧宝娱乐    发布时间:2025-07-02 23:15:26

  王安石笔下的江阴,道尽千年来这座城市的繁华如织。改革开放以来,江阴人更是以其锐意进取,成为中国县域乡镇经济的杰出代表。作为“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之一,江阴由乡镇企业起家,一步步成长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县”,去年更是以5126.13亿元的国民生产总值,成为全国第二个突破5000亿GDP大关的县级市。

  经济强县背后,与之相匹配的是医疗水平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江阴市人民医院作为区域医疗龙头,以“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标杆示范医院”为总目标,力争在医疗领域同样能担负好全国县级城市的标杆引领角色。而怎么样才能做好这一点,江阴将助推其经济腾飞的县城与乡镇协同发展模式,近似地复制到了医疗健康领域。

  江阴市人民医院是一座有着近130年历史的百年名院,于2017年成为江苏省首批县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江苏省公立医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试点单位,更是连续多年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名列A等次。

  雄厚的经济底蕴以及地处长三角核心地带的突出地理优势,使得江阴市人民医院在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和储备上,同样如其作为县域经济领军者一样,在县级医院中一骑绝尘。在很多县级医院还在为难以吸引本科人才而苦恼时,江阴市人民医院的人才储备可以用“溢出型优势”来形容。在江阴市人民医院现有的2900多名员工中,光是高级职称人员就有近千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占比接近1/4,更有59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和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近五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发表SCI论文280余篇,其中最高影响因子达41.44分。每一项数据背后,都足以让众多县域同级医院惊羡。

  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以及科研教学实力,使得近些年来,江阴市人民医院的专科建设大步向前,目前,医院共有包括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骨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以及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在内的8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另外如普外科、胸外科、医学影像科等在内的12个无锡市级临床医学重点专科。目前,江阴市人民医院已有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0个,这一数量已与周边不少地级市医院处于同一水准。全院80%左右的临床科室或病区都已成为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70%以上的业务收入都由这些重点专科创造,这也是江阴市人民医院作为当地医疗枢纽支撑的重要体现。

  去年,江阴市人民医院接诊的患者达204万人次以上,其中出院患者超10.3万人次,住院手术台次超7.4万,四级手术占比更是超过20%。

  江阴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刘洋,分管全院医疗业务。15年前毕业时,身为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七年制班班长的他,婉拒了全国顶尖口腔医院向他伸出橄榄枝,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对江阴市人民医院这个大型综合性医院平台的高度认可,毅然返乡。如今看来,当初的选择虽有 “赌” 的成分,但幸运的是,他见证和参与了江阴市人民医院这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

  刘洋入职江阴市人民医院后,在历史机遇和个人选择的双重影响下,职业发展从口腔临床逐步转向医院医政管理领域。2013 年,他调入医务部,深度参与并见证了医院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历史。丰富的管理实践,让他深刻认识到专科建设对医院发展的关键意义。在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指引下,随着医院专科实力慢慢地加强,领导层积极探索江阴地区医疗机构协同发展路径,这一思路既与国家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方向高度契合,也符合江阴市卫生部门构建全域医疗服务体系的规划需求。

  江阴市人民医院作为江阴市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牵头医院之一,以其自身的发展格局很好地担负起了促进江阴市各级医疗机构协同并进的关键角色。

  2018年,随着敔山湾新院区的落成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江阴市人民医院形成了“一院两址”的运行布局。同年12月,在江阴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和江阴市卫健委的领导下,江阴市人民医院作为龙头医院牵头成立了江阴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共涵盖28家医疗机构,以“一、五、十、百”四级诊疗体系运作,即“1家龙头医院”、“3家区域诊疗中心+2家市属专科医院”、“10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96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同时为12家技术协作单位提供技术帮扶。江阴市县域医共体的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也是成为国家卫健委在全国开展紧密性医共体建设的首批试点单位。

  江阴市人民医院作为医共体集团内部的龙头医院,以专家工作室和联合病房为两大主要抓手,将上级医院先进的诊疗理念及技术传递至基层医疗机构中。目前,已在28家医共体成员单位设置了超100家专家工作室。除了这些固定的专家工作室、联合病房形式的合作,江阴市人民医院还会非定期组织一些专家到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做会诊等,让更多患者在二级医院、乡镇卫生院一样能得到良好的治疗。

  “正如我们专家工作室、联合病房的设置,一定是基层医共体成员单位主动提出要求,希望我们去帮扶他们的发展,而不是我们为了去布点收治患者。”刘洋强调,要想实现医共体的长远良性发展,一定是建立在多方共赢的基础上的,而非某一方的单方面付出或索取。

  并且,专家工作室和联合病房不仅是有利于他们对应专科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覆盖区域内居民对他们整个医疗机构诊治能力信任度的不断的提高。同时,因为乡镇卫生院收治的基本都是以他们周边的居民为主,这些患者如果在江阴市人民医院接受完手术等急症期的治疗后,一些内科学的治疗就可以回到当地进行。

  在这样的双向转诊体系中,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互利共赢,才是实现大家长期友好协同发展的根本所在,这也正是紧密性医共体的“紧密”两字的核心所在,不仅是形式上的紧密,更在于内在驱动力上的紧密协同。

  除了技术的指导,更是要建立基于医共体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对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从核心制度到病历病案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质控管理,以此实现医疗管理与服务质量的同质化。

  在同质化的管理体系下,医共体内部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以及一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各自角色与功能定位该做的事情,是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最合理规划利用的重要基础。

  “能在家门口的乡镇卫生院同样享受到规范标准的治疗,这是百姓对于医疗的朴素追求。”

  这样的紧密性医共体协同发展,更是在江阴市肿瘤防治中心的建设中得到了具像化的体现。 2023年11月,江阴市肿瘤防治中心成立,为江苏省“千县工程”肿瘤防治中心首批建筑设计企业,且相比于其他很多县市主要以县域内综合医院牵头的模式,江阴市对于肿瘤防治中心的建设进行了提档管理,由江阴市卫健委牵头领导,足见江阴对于肿瘤防治中心建设的重视程度。

  肿瘤作为重大疾病,涉及从前期防治、中间治疗到后期康复的全流程,这其中更是很好的体现了江阴市各级医院在医共体框架下,各自找准自己角色定位的紧密协同。其中,江阴市利港医院是其中典型之一,其作为一家二级医院,通过江阴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在他们那设置的专家工作室和联合病房,托举起了他们约半个肿瘤病区,让他们能够很好地收治绝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内科学治疗;再如江阴市第五人民医院,其本身就具备较强的外科实力,康复科又是他们医院的治疗特色。所以,他们在与医共体龙头单位江阴市人民医院的协作共进中,不但可以将他们所在的祝塘镇区域内的患者服务好,其肿瘤康复治疗等还可以很好地辐射周边乡镇。

  去年,恰逢整个无锡地区每三年一度的大规模人群肿瘤标志物筛查,当时整个江阴市的企业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以及65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共约33万人次,参与了此次筛查,这些人群占到江阴市常住总人口的近1/6。此次筛查,由江阴市两家医共体医疗集团龙头单位——江阴市人民医院与江阴市中医院共同牵头,其中江阴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承担了其中约14万人次的筛查工作。

  在江阴市的健康大数据平台,可以清晰看到初筛居民中哪些肿瘤标志物存在异常。然后,由家庭医生将这些异常结果点对点地通知到对应受检者,并通知他们到就近的具有精筛能力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检查确认。目前,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内部,共有8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是具备初步精筛能力的,他们能够进一步以CT、核磁共振、超声检查等手段,对这些肿瘤标志物异常的人群进行进一步的诊断确认。

  在此次筛查中,华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筛查出一位老人为高危人群,就近安排其在华士医院(江阴市第四人民医院)CT检查后,发现老人疑为结肠恶性肿瘤,并主动打电话到江阴市人民医院寻求治疗帮助,人民医院为老人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后实施了结肠癌根治术,最终老人顺利治愈出院,特别感激这次筛查给他带来的及时救治机会。

  而在江阴市人民医院为便于这些初筛异常人群的进一步精筛检查,专门开设了肿瘤防治中心门诊,并且与医院常规的肿瘤门诊是区分开的,为了是不影响肿瘤科常规门诊患者的就诊。同时,为了让这些初筛结果异常的人群能更为主动地到医院做下一步的精筛,江阴市人民医院对这些患者采取免挂号费、绿色通道预约以及降低检查费用等形式,唤醒他们的肿瘤防治意识,以更好地实现肿瘤的早诊早治。

  “我们可以不要求患者一定是到我们医院治疗,但进一步的检查一定会积极建议他们去做,以明确到底有没有后续问题,这是对他们的个人健康负责。”

  最后,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参与初筛14万左右的人群中,进一步参与精筛的共有3726人,其中385人经过精筛后住院治疗,最后有174人确诊为恶性肿瘤。

  这174位患者的及时挽救,完全是肿瘤防治中心体系主动出击的结果。因为这些老年人群平时本身的主动就诊意愿是不强的,只是参加每年相对简单的例行体检,如果未发现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或是明显的不舒服等,他们正常情况下不会去做进一步的检查,主动做肿瘤筛查的则更少。

  而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筛查所起到的带动作用以及对居民肿瘤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一组数据可以直观反映,江阴市人民医院在2023年开展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只有六十台左右,但在去年这一数量却飙升至170多台,这一下子增加的100多台即是直接或间接得益于上述筛查活动,其中有50例是筛查中发现的患者,而另外50例则是来源于这些筛查人群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后的带动效应,而在县城的熟人社会,这样的带动效应尤为典型。

  无论是作为领军龙头的江阴市人民医院,还是医共体内的一、二级医院,抑或是离基层百姓最近的家庭医生,他们都在这样的各司其职、协同并进中,构筑起江阴人民系统化的健康保护屏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女生称大学毕业3年后摆摊被老师要求删视频,“说我影响了学校声誉”,校方:不属实,学校支持各种方式就业

  致144死551伤,莫斯科州音乐厅恐袭嫌疑人供认:乌克兰组织行动,并许以100万卢布酬劳!乌方暂无回应

  直播预告|小初高衔接难?全国50余位专家名师共探英语教学一体化路径|课改中国行(英语)公益教研会

  6月29日,山东威海。AI魔法进校园,带孩子们解锁科技新世界!#威海科普 #科普威海e起拍 #观威海...